1. 粉体烧结密度不足:
- 烧结密度不够可能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功能性能不达标,可能与烧结温度、时间、压强等参数设置不当有关。
2. 加热不均匀:
- 粉体受热不均匀可能会导致烧结过程中材料的变形或局部烧结不完全,这可能与加热装置的对称性和粉体填充的均匀性有关。
3. 烧结温度和电流的控制不准确:
- 温度和电流控制不准确可能会导致烧结失败或者材料过烧,需要精确的控制和调整。
4. 电极与粉体接触不良:
- 电极与粉体之间的接触不良可能影响电流的传递效率,导致烧结效果不佳。
5. 粉体绝缘性问题:
- 某些粉体材料可能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导致电流难以通过粉体,影响烧结效率。
6. 设备损耗和维护问题:
- 长时间使用SPS设备可能会导致电极磨损、烧结模具损坏等问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7. 粉体污染和氧化:
- 在烧结过程中,粉体可能会受到气氛的影响而氧化或受到污染,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
8. 模具设计和制作问题:
- 模具设计不合理或制作不精确可能会导致压合不均匀,影响烧结效果。
9. 烧结气氛不稳定:
- SPS烧结需要在惰性气氛或者保护气氛中进行,气氛不稳定可能会导致烧结样品氧化或污染。
10. 设备故障:
- 设备故障如电源不稳定、控制系统问题等都可能导致烧结失败。
11. 粉体冷压成型问题:
- 在SPS烧结前,粉体需要进行冷压成型,如果压得不实或者不均匀,可能会影响烧结效果。
12. 材料的烧结行为研究不充分:
- 不同材料的烧结行为不同,没有充分研究特定材料的烧结行为可能会导致烧结工艺参数选择不当。
13. 冷却速率控制:
- 烧结后的冷却速率也需要精确控制,以避免材料内部应力过大。
14. 压力控制问题:
- 施加的压力不均匀或者不稳定,可能造成烧结成品存在缺陷。
15. 烧结后的加工处理问题:
- 烧结后的再加工可能会造成材料性能的下降或者形状的改变,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