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是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的标准。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2018年7月3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

大气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和气象变化进行的连续观察和测定,以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和气候变化趋势。其目的是评估空气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检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以及为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数据。以下是大气监测中常见的检测项目:

1.常规污染物监测:

-二氧化硫(SO₂):主要来源于燃煤、燃油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氮氧化物(NOx):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₂),它们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因。

-臭氧(O₃):无色气体,地面臭氧主要来源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的光化学反应。

-颗粒物(PM):包括粗颗粒(PM10)和细颗粒(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一氧化碳(CO):燃烧不彻底产生的污染物。

2.有机化合物监测:

-挥发性有机物(VOCs):包括苯、甲苯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多环芳烃(PAHs):致癌性物质,主要来自燃烧和工业排放。

3.重金属监测:

-如铅、汞、砷、镉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有潜在威胁。

4.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监测:

-二氧化碳(CO₂):温室效应气体,主要来自燃料的燃烧过程。

-甲烷(CH₄):全球变暖潜能很大的一种温室气体。

5.气象参数监测:

-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气象条件影响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

-降水化学成分:了解酸雨及其他降水化学问题。

6.放射性污染监测:

-放射性物质:如γ射线、β射线、X射线及一系列放射性同位素。

大气监测的方法包括:

-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连续监测气体或颗粒物浓度变化。

-采样法:

-直接采样:使用气袋或采样瓶直接采集空气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

-滤膜法:用于采集颗粒物。

-气泡吸收法:采集气体样品。

-遥感技术:使用卫星、红外线、激光雷达等技术远距离监测大气成分和环境参数。

-被动采样技术:通过可吸收性材料捕获化合物供后续实验室分析。

-色谱和质谱技术:对VOCs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精确分析。

-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空气中物质的吸收光谱来监测特定污染物。

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制定了空气质量标准,用以确保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中国也有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各种污染物的限值和监测方法。通过大气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评估空气质量,实施污染控制措施,减少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线预约

请您下载“专利服务.预约单”,详细填写后上传 下单中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您的专属技术顾问

订单提交完毕后,24小时内,您的专属技术顾问会跟您取得联系

科研岛官方顾问

联系客服

18909690575

公众号

常见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