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样品的代表性:
- 样品应能代表整体材料的特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2. 样品的大小和形状:
- 样品的大小和形状应适合实验设备的约束条件,便于仪器控制和实验操作。
- 样品的整体尺寸要均匀,以便于在实验箱内均匀受热和受湿。
3. 样品的均匀性:
- 样品应具有高度的均匀性,以保证在不同样品间的可比较性。
4. 样品的初始状态:
- 样品的初始状态(如温度、湿度等)需要符合实验要求,有些实验需要特定初始条件。
5. 表面处理:
- 某些样品可能需要特定的表面处理(清洁、去油、干燥等)以确保实验的起始状态。
6. 药品和化学稳定性:
- 如果实验中涉及化学品,样品需要对这些化学品具有稳定性。
7. 机械稳定性:
- 样品需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可能的运输、搬运或实验过程中的机械应力。
8. 老化和退化:
- 样品在实验周期内需保持稳定,不应发生显著老化或退化现象。
9. 物理和化学性质:
- 样品应保持在实验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反映其真实的性能。
10. 包装和标记:
- 样品需适当包装以保护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应有清晰标记,方便识别和跟踪。
11. 清洁度要求:
- 样品应尽量保持清洁,减少对实验环境的污染和交叉影响。
12. 预处理:
- 某些材料可能需要预处理,比如烘培、湿化等,以满足实验室特定的要求。
13. 样品数量:
- 提供足够的样品数量以保证实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14. 样品的安全性:
- 确保样品在实验中的安全性,防止样品损坏和实验人员受伤。
15. 样品的退样要求:
- 对于需要退回的样品,应提供清晰的取样和归还流程。